返回

新婚夜之病秧子王爷冲喜后要亲亲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7章 尼庵清修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走在前面的宫锦行突然停住脚步,转过身来:“回王府还是将军府?”

    花写意慌忙将谛听印藏进袖子里,抬脸一笑:“这将军府我也暂时不想回去了,尼庵里依山傍水的,应该不错,去尼庵里玩几天。等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寿辰,再回来。你先走吧。”

    宫锦行并未反对,这庵主竟然敢招惹花写意,请神容易送神难,这尊大佛怕是要搅得尼庵昏天黑地。

    “过几日等你把尼庵吃穷了,我就让追风去接你。”

    花写意转身往回走:“追风太闷,还是轻舟吧。”

    宫锦行目送着花写意走远,吩咐车夫:“那就让轻舟跟着去吧,看看这鬼医堂究竟是什么名堂。”

    花写意瞅着宫锦行的马车渐行渐远,方才转身,朝着来路走了回去。

    小院里静悄无声。门上已经上了锁。

    她敲了敲门,没有人应声,就连犬吠之声都消失不见。院子里的火炉上还在冒着青烟,应当是刚熄灭不久。

    假如只是妇人出门,应当不会带着那只狼犬。

    花写意记得清楚,适才自己接近这院子时,那只狼犬的反应。非但不吠叫,反而还有些激动。

    这分明是狗见到相熟之人才会有的反应。

    难道自己以前来过这个院子不成?

    有人从跟前过,见花写意守在门口,走两步就回头瞧一眼。

    花写意问:“请问这院子里的主人是刚出门去了么?”

    那人看一眼门锁:“若是锁着门那就是走了。这里经常个把月都没人。”

    花写意有点失望,看来她们是在有意避着自己。轻叹一口气,转身沿着原路返回,找到了自己马车。

    花汝正在眼巴巴地等,见到她回来也不多嘴询问。

    花写意吩咐那庵主上车,命令车夫继续前行,将自己送去尼庵,再回将军府交差。

    若是回去之后花将军等人问起,就说路上有事耽搁了,不得提及宫锦行来过。

    车夫虽然不吭不哈,但是也是聪明人,瞧着宫锦行的阵势,还有庵主被吓破了胆子的瑟缩样儿,哪敢得罪花写意?将三人送至尼庵,方才回去。

    尼庵依山傍水,的确是个好去处。而且香火也算是旺盛,女香来来往往,大多是求子与求姻缘的。

    庵主知道了花写意厉害,又因为心虚,所以半点也不敢怠慢,命庵中女尼立即给主仆二人安顿住处,伺候斋饭,唯恐花写意一个不合心意,就将这揽月庵给平了。

    庵里岁月清苦,并无什么田产,可又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妇人剃度,只靠庵中施主布施的一点布匹香油维持度日,遇到赵府这种大户人家,出手阔绰的,庵里岁月才好点。饥饱全靠庵主一张嘴。

    也难怪庵主装神弄鬼,混点香油钱。

    所以向来有仇必报的花写意,看在她尚且还有一丁点怜悯之心的份上,也并没有怎么难为她。

    不过这庵主,平日里也确实吝啬,伙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。来这里第一日,花写意与花汝吃的就是庵里的斋菜。

    青菜是尼庵后山开垦的一点荒地,自己种植的,布满了虫眼。主粮是混了高粱面与玉米面的窝窝,吃着满嘴玉米碴子,卡在嗓子眼都咽不下去。

    尤其是庵中那口看不清原本颜色的咸菜缸,上面倒扣着一口豁底儿的铁锅,应当是下雨天进了雨水,生了白花,甚至还有活物。

    女尼们见怪不怪,捞出来用清水一冲,切成细丝,用棉线蘸着淋了丁点芝麻香油在里面,就着窝窝吃得嘎嘣香。

    花写意都想吐了。

    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。自古至今,女子成大事者,譬如武则天,杨玉环,谁没出过家啊?

    她瞅着庵里有一盘石磨,是用来磨高粱玉米用的,她让女尼们清洗出来,用树枝捆扎成四四方方的盖帘与方框,再从厨房讨要了干净的纱布,将提前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。

    然后用纱布仔细过滤了豆渣,煮开之后,用卤水点成豆腐脑,一半给厨房做了豆花,另一半用石头压成豆腐。

    女尼们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,但是见庵主对她毕恭毕敬,只当做是大香,所以说话很是好使。

    于是也不参禅打坐念经了,就跟过年似的,围着花写意这里叽叽喳喳的,失了出家人的稳重。

    毕竟尼庵离都城较远,想吃一点豆腐和香菇之类的斋菜,女尼们还要眼巴巴地盼着每月初一十五,肖王妃会来庵中布施斋饭。

    这一点花写意倒是很意外,忍不住向着女尼们多打听了几句。

    女尼们吃着肖王妃的布施,对于这个不愿与丈夫同甘共苦的女人却十分鄙夷与不屑。说她应当是心生悔意了,所以每月雷打不动地前来烧香祈福。

    肖王妃与肖王合离之后并未再嫁,而是独居清修,三餐斋饭,未必就有福州的日子逍遥。

    所以花写意觉得,肖王妃未必有传言这般不堪,或许,她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呢

第67章 尼庵清修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